冶金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发表日期:2015-05-06 阅览
冶金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陕西省特色和名牌专业,也是我校首批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冶金学系列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教学的核心。
冶金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
主干课程:冶金原理、冶金学(有色冶金学方向和钢铁冶金方向)、冶金厂设计、特种冶金;
公共和必选辅助课程:冶金概论、冶金专业英语、冶金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    
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教学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团队由冶金学院冶金工程研究所15名专业课任课教师以及3名实验室实验指导教师组成,承担着由冶金工程专业7个本科班、华清学院约180-200人(每年招生规模不同)、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等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金属材料、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通识课程“冶金概论”等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冶金工程学科专业教学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团队中即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又有充满朝气和活力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冶金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学提供了保障。
团队学缘结构:团队教师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全国5所冶金类院校中的知名大学;学历结构:团队中有博士学位者11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5名。职称结构:有5位教授(3位博士生导师),5位副教授,均为硕士生导师,5位讲师,2名工程师,1位助教;年龄结构:团队中50岁以上教师2位,40岁以上教师9位,25-40岁教师7位,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具有良好梯队结构的团队;其它:团队成员担着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冶金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一贯坚持严谨、务实、勤奋、团结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合理安排,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教学研讨和科技研讨等形式使团队成员充分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科研经验,取长补短,共享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通过科研报告等形式使团队的成员有明确教学科研方向,个人发展目标和人生发展方向;通过主干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使每位团队成员把握课程建设总体研究内容,明确教学研究具体内容,分工合作,共享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对外交流,并使每位团队成员了解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通过“课程组”及科研团队的结合,使教学团队平稳实现新老交替,让一批青年教师尽早成熟发展,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科研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通过团队建设,形成了有凝聚力的团结协作的集体,团队成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得到了明显提高。2008年以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各类教改项目23,发表教改论文18,编写并正式出版教材11专著5,讲授的课程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团队2人先后获校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称号,7人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并有多人在教学比赛中及教学评比中获奖;团队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通过科研,极大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冶金工程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保证。冶金工程专业先后获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称号;冶金工程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冶金工程学科列入陕西省重点学科;基于团队在冶金工程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冶金工程专业被列入陕西省专业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