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命运!建大冶金人热血奉献的故事
发表日期:2021-11-30 阅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祖国的大三线建设

开启了艰辛而伟大的历程

许许多多的建设者

以自己青春热血的奉献

写就了时代变迁的辉煌历史

大三线建设背景


1964年,面对紧张的国际形势和边境局势,为了保卫新生的共和国,中央在1964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在广大的三线地区(即中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展开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

从1964年起,400多万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三线建设的工地,凭借着忠诚、奉献、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不仅建成了酒泉、西昌等一系列国防工业基地,还修筑了成昆铁路、青藏铁路一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攀枝花、六盘水等一批新兴城市也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拔地而起,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为西部地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与建大冶金人的积极响应、忠诚奉献


根据党中央“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决策部署,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官兵以及上千万民工建设者奔赴大三线,掀起了建设大三线、巩固大后方的滚滚热潮。在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中,攀枝花创造了世界冶金史上“象牙微雕”钢城的奇迹。

1952D


翻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志》,查阅1965年冶金系记录,当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1965年7月8日,冶金工业部通知,决定调钢铁冶金、轧钢、金属学及热处理等专业75名教师和两名科级干部到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当年,这些建大冶金人积极响应号召,放下教学科研任务,来到四川西昌工作,为攀钢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2018年11月,冶金工程学院学工办赵福才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到学校档案馆查阅老一辈建大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的相关资料

2018年11月,冶金工程学院邀请路迪民、郁士聪、鲁开嶷、马好才和张培棋等五位退休老教师来学院介绍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的历史

为了开启尘封在1965年老一辈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的记忆,挖掘和学习老一辈建大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的先进事迹,在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过程中,冶金工程学院开展了深入调研和采访整理。

建大冶金人采访摘录

阎世贵:


太自豪了,从一个不毛之地的山区,搞成现在这样高楼林立的一个不小的城市,一个富有的城市,肯定是很自豪的。

当时在困难的那个阶段,想的是国家需要,想的就是将来我工作,哪里需要我就到哪去,想的就是这些,没有更多的想法。国家那个时候,大学的人才基本很少很少。

我做了一首诗,想把我们这些参加攀枝花建设的人的心态抒发出来,攀枝花的建设我们付出了不少,我想表达我们的这种初心、这种心情;金沙激流归大海,钒钛相伴恋旧情。山环水绕无双地,百万大禹修花城。


我离开咱们学校已经四十多年了,在冶金学院工作了七年有一定的感情。在冶金学院带了三个年级,1958 、1959 、1960三个年级,希望今后搞这类研究的学生,还有出来工作的毕业生,首先能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各行各业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钢铁冶金的技术人员,都要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要把这些人培养好,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希望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不要只去享受,对社会对国家没有贡献,以后你们老了那是会吃苦的。没有一些经历,老了也会感到乏味无趣。现在国家形势这么好,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去提高产品的质量,你们一定要努力、自强。

聂仲清:


这么多年了,你们能来看望我们,我真的很感动,学校没有忘了我们。我也只能跟几位一起来攀枝花的老师联系到,有时也很想念在学校时的生活。记得当年接到调令后,我说:去,必须去!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祖国建设需要我,我甘愿做一颗被需要的螺丝钉。这一去,便直到如今。


1965年初到时,大家可能都有点不相信眼前看到的,几间小平房,我们勉强能够容身安置。学生们在鞍山厂矿实习,为研究院的基建做准备,这里什么都没有,学生们也不是好的泥瓦匠,打出来的土坯和水泥瓦勉强能用。我对试验很久却不出成果这一状况感到焦头烂额,跟我同来的同事也被派到了外地的工作组,此情此景我十分狼狈。

直到1969年,我们在西昌参与组织28m³高炉冶炼试验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投产,但其中的沧桑可想而知。最要紧的是要大规模投产,设备是万万不能少的,但是在这里交通不便,资金不足,如何添置设备?真令人头疼。到了1970年,研究院迁到渡口市,渡口市也即将改名攀枝花市,相比之下,新建的钢铁企业更需要我,那里更需要我散发光和热。建党日那天,攀钢1号高炉投产,亲眼看到一座座厂房平地而起,一件件设备装配到位,心中的激动难以言喻。

记得高炉投产时用的矿石是普通矿,后来逐步加入钒钛磁铁矿,当其加到100%时,1号高炉就不能正常出铁了,甚至严重到炉缸冻结。经过几个月的技术攻关,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高炉生产终于走上了正轨。我们八个人在攻关时间内与工人同吃同住,住在席棚子里,吃在食堂。这一段经历在我人生中所占时间不长,但永远不会忘记。

我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尽管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也相信党,愿意听从组织的安排。

老一辈建大冶金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条件优越的西安院校奔赴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南,来到祖国内地的深山峡谷中,住油毛毡棚、“干打垒”房,雨天外面大雨、棚内小雨,晴天外面太阳灸烤、棚内热气袭人。在那特殊年代,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大家忍饥挨饿,风餐露宿,一年四季,顶烈日、战严寒,战天斗地。为国家三线建设,他们长期扎根攀枝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浇灌出了什么是奉献精神。正如路迪民老师在采访中说,“那时候主流的思想就是奉献,不是追求个人的钱啊利啊这些东西。


鲁开嶷老师介绍,1965年11月他来到四川西昌西南钢铁研究院加入了徐宝升教授科研团队,共同成功开发了我国首台弧形板坯连铸机,并在全国推广,于1974年返校重新回到教学岗位。他还介绍了其他老师参与攻克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难关的故事。

全世界不少地区都有钒钛磁铁矿资源。早在19世纪初,有些国家就开始了钒钛磁铁矿的冶炼试验,但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在冶炼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技术难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有的专家断言: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超过15%,普通高炉就无法冶炼。而攀枝花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正属于多元素共生矿,炉渣中的二氧化钛含量更高达27%以上。

1956年至1959年,我国曾将这种矿石送到前苏联多次进行冶炼试验,结论都是渣铁分离不开、无法冶炼,前苏联专家甚至由此做出了“攀枝花地区的矿是‘呆矿’,毫无利用价值”的论断,给攀枝花地区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判了“死刑”。攀枝花地区的钒钛磁铁矿究竟能不能冶炼,能否攻克这个世界上近百年来尚未攻克的难关,不仅关系到攀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不断探索,西南钢铁研究院的冶金科技工作者和攀钢人终于破解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突破了渣铁不分、粘渣、粘罐和泡沫渣等道道“拦路虎”,在世界上首先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新工艺、新技术,使高炉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逐步达到并且超过了冶炼普通矿的水平。


从不毛之地到繁花似锦,在崭新的时代,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身在三线的建大冶金人感到了由衷地自豪。献了青春献终身,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们以和祖国同命运的热血奉献谱写了共和国的青春赞歌。

回忆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审视现在、建构未来。挖掘和学习老一辈建大冶金人支援三线建设的先进事迹,可以使我校师生从忠诚、奉献、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中汲取动力,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拼搏进取,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