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决定举办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内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次大赛由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主办,相关职能部门支持,相关学院承办。其中主办单位负责大赛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工作,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协助做好在校学生参赛的组织动员,校董校友会办公室协助做好校友参赛的组织动员,党委宣传部协助做好赛事宣传,科技处、实管处协助做好参赛团队科技成果申报、实验室资源使用,国际教育学院协助做好国际参赛项目的组织与申报,西安建大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协助做好参赛项目落地转化的指导与服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高教主赛道、建筑学院承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承办产业命题赛道、安德学院承办国际项目赛道,负责大赛的具体实施工作。各学院积极对接相关单位,具体负责本学院参赛项目组织实施。
二、参赛对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籍本科生、研究生、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均可报名参赛。产业赛道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4年8月15日前正式入职)。
三、参赛要求
(一)本次比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国际项目赛道(详见附件1、2、3),其中国际项目赛道参赛要求参照主赛道。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
(二)根据申报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申报团队所代表的申报学院,且代表的申报学院具有唯一性。申报团队须在申报材料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三)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四)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五)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参赛团队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六)各学院要严格开展申报项目审查工作,确保申报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申报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四、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2024年4—5月):在全国官方报名网站开启报名系统之前,各学院可动员本院师生积极准备,提前统计了解本单位的报名数据。待全国官方报名网站报名开启后,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具体报名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产业命题赛道需要命题企业于大赛通知指定时间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命题申报。随后大赛组委会发布入选命题,参赛团队揭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根据上级单位文件要求,各学院要确保完成一定数量的竞赛报名项目指标。高教主赛道要按照不低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数(本科生、研究生)18‰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18个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按照不低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数(本科生、研究生)2‰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2个参赛项目)。
赛事咨询请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咨询。
(二)校级选拔(2024年5月):校赛具体时间将根据省赛安排进行适当调整。校级选拔分为院级初赛和校级复赛两个阶段。院级初赛可以采用函评或答辩方式进行评审。学校将综合考虑各学院报名团队数、参赛学生数、项目质量和初赛组织情况等因素分配各学院晋级校级复赛名额。校级复赛将通过函评和线下答辩方式进行,根据最终成绩确定获奖名单。
(三)推荐省赛(2024年6月):学校根据各学院组织报名、校级复赛获奖项目情况和相关激励政策情况,择优遴选推荐参加省赛的项目。
五、大赛奖励及激励
(一)学校依据报名情况及项目质量设金奖、银奖、铜奖若干,同时设学院先进集体奖、优秀组织奖。
(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我校一类A层级竞赛项目,学校对获奖学生团队在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认定、评优评奖、课程成绩及学分转换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对指导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工作量、重要业绩等方面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赛事组织。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各学院要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挖掘教师科研转化成果,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做好参赛项目的遴选、评审及打磨等相关工作。
(二)注重赛事实效。学校及各学院在赛事举办过程中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三)按时报送材料。请各学院按照规定时间将《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复赛推荐项目汇总表》Excel版及经主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的电子扫描件(见附件4)发送至chuangxinban210@126.com,邮件以“学院名称+汇总表”命名。同时各学院向各承办单位负责人统一提交被推荐参赛项目的项目计划书(PDF格式)和项目PPT(PDF格式),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柯苏娟
联系电话:029-82205351
高教主赛道联系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 刚
联系电话:029-89025170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联系人:建筑学院 李 赫
联系电话:029-82202941
产业命题赛道联系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薛福举
联系电话:029-82202727
国际项目赛道联系人:安德学院 邹卓君
联系电话:029-890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