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发表日期:2021-03-13 阅览

七律 

党旗猎猎擎天空,镰锤挥来舞劲风。
 狮醒人间听怒吼,炮击鬼域建奇功。
 九洲铁树汗浇绿,万里山花血染红。
 举国欢欣歌盛世,冲天浩气贯长虹。

 

 

从建党之初的五十余名党员,发展为拥有九千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取信于民,就是因为能够永葆朝气蓬勃的奋斗状态,充满着昂扬斗志和勃勃生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敢于担当,把坚守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矢志报国报民的实际行动,将人民群众福祉摆在关键位置,筑起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初心使命的教育和鞭策下,广大共产党员坚定政治立场,严明政治规律,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挺得上去,勇于奉献、敢于斗争、善于坚持、长于胜利。

 

1928

井冈山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登上了井冈山,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的敌军,4月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

 

1931

九一八事变

     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调集30万军队,以十倍于红军的兵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等红一方面军领导人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攻破敌军,获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等的正确领导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发展到一定规模。中共中央决定以赣南闽西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

 

1934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就遭到巨大损失。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部队将所有的文件、辎重、兵工厂机器、印钞票机器、X光机和各种文化课本都携带上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旅途,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5

遵义会议

     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

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八一宣言》,响亮地提出“抗日救国”的口号,号召“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并进一步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等。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都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