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5296所学校的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赛,126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在天津大学参加决赛阶段现场比赛,423个项目获得金奖。
本次大赛中,我院王快社教授团队《博润科技-钛合金高品质加工润滑介质国产化引领者》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并成功夺金,实现了我院在高教主赛道金奖零的突破。
学院自去年12月启动大赛筹备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题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备赛相关工作,成立项目培育工作组,邀请创新创业领域知名学者、校友企业家等众多专家开展培育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讲座、训练营、打磨会等多活动。在校赛中,提交近百个项目,共600余名学生参加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在今年7月的陕西省省赛中斩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
冶金工程学院将竞赛作为培养人才的有利途径和重要平台,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思维、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加强创新创业竞赛培育和指导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11445”发展新格局贡献冶金力量。
博润科技-钛合金高品质加工润滑介质国产化引领者
项目负责人:丁士杰
项目成员:宫鹏辉、庞少雄、张若云、吕凡凡、张炳龙、董少文、王成、孙壮、肖柯、田景辉、侯妍
指导老师:王伟、高原、王快社
项目简介:
钛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耐高低温和耐腐蚀性能优异,已成为飞机耐热部件、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及火箭和导弹结构件的首选材料。但钛合金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润滑至关重要,而钛合金高端润滑介质长期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人。项目团队依托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雒建斌院士工作室,基于二维材料超滑体系、核壳包覆技术和有机无机杂化技术,突破了钛合金成形润滑面临的高接触压力润滑材料难承载、高温易失效、润滑难成膜三大技术难题,通过自研设备和核心配方,实现了润滑介质产品的性能调控。团队已成立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并与17家钛合金加工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开发的适用于钛合金成形的润滑介质系列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权威认证,典型企业应用示范获得一致好评。项目成果成功打破技术封锁,实现了钛合金高品质加工润滑介质国产化替代,还可拓展应用至稀有金属乃至整个金属材料加工润滑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工润滑介质国产化替代,项目产品还可拓展应用至稀有金属乃至整个金属材料加工润滑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王快社教授团队简介